明确新方向推进生态葬改革创新
发布者:新时代志愿者 时间2021-03-26
自然葬是北京市长青生命纪念园(以下简称长青园)深化殡葬制度改革、破解殡葬改革难题、加快殡葬事业发展的一项创新举措,也是在全国率先推出的一种新型节地生态葬式。长青园立足新时代、聚焦新期待、明确新方向,遵循“试点先行、示范引导、抓点带面、整体推进”的思路,在自然葬改革创新道路上稳步前行。
落实设施建设。自然葬一期工程以“景观建园、文化建园、生态建园”和“先建公园、后建墓园”为设计理念,投资407.26万元建成占地面积1.1万余平方米的生态葬区,可安葬骨灰1.5万例,初步形成“有水有绿、可葬可祭”的格局。截至2019年底,累计安放骨灰3048份。自然葬二期工程总投资808.65万元,占地面积1.24万平方米,新增多功能骨灰墙、追思亭、水系、假山、园路、汀步、景观亭、景观桥等,可安葬骨灰3.6万份。
强化服务供给。长青园在市属两家殡仪馆和市殡仪服务中心共设置3处业务咨询办理处,方便家属办理业务。组建20人的礼仪服务专业队伍,策划3套礼仪服务方案,供家属多元化选择。在园区设置电子触摸屏和电子墓碑,方便家属祭扫。初步实现了“基本有保障、中端有供给、高端有市场”的市场划分目标。在清明节期间,组织大型生态葬集体公祭与追思仪式。自然葬开展以来,累计服务社会各界群众4万余人次。
建立制度保障。北京市民政局联合市财政局出台《关于健全本市节地生态安葬补贴激励机制的实施意见》《关于进一步健全本市骨灰海葬、骨灰自然葬补贴办法》等政策文件,健全奖补激励机制。财政全额补贴4000元/例,免费为北京市户籍亡故居民提供骨灰自然葬服务。同时,殡仪馆免费提供遗体接运、冷藏等8项殡仪服务。
注重宣传引导。通过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向公众宣讲自然葬,邀请中央和北京市新闻媒体刊发自然葬专题介绍,聘请专业媒体制作《北京启动骨灰自然葬不建墓碑不留骨灰》宣传片,借助新媒体推送自然葬服务内容,进行全方位、多角度、深层次宣传。
当前,长青园自然葬工作仍处于不断探索、逐步完善的过程中,还存在认识上有差距、行动上有不足、服务上有短板、宣传上有盲区等问题。进一步推进自然葬工作,还需做好以下方面。
重整体,园区发展有规划。长青园东临环球影视城和张家湾古镇,南临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和京津高速,城市副中心近在咫尺,位置特殊。第一,以更高政治站位规划长青园。推动成立市级层面工作专班,市、区两级协同发力,借助城市副中心区位优势,按照典范型、地标式思考谋划未来发展,让规划达到国际标准、具备首都特色。第二,以更严标准规范长青园建设。从土地性质、征用手续、经营许可等基础手续完善做起,夯实发展基础。第三,以更高水平管理长青园。突出公益、人文、绿色、生态特点,实施精细化管理,提升品位和形象。
重主线,布局调整有措施。首先,打造长青园“一轴两翼”中心景观区域。“一轴”即生命纪念轴,以生命展室为中心,建设生命纪念廊道,突出殡葬人文内涵和文化底蕴;“两翼”即东翼公益区域和西翼生态区域,织补关键点位,让东西两翼组成团、连成片。其次,在东翼公益区域,通过填空造景、见缝插绿、立体绿化,建设公益示范引领区。最后,在做足公益文章的同时,注意为后期发展预留空间。
重细节,服务完善有手段。完善自然葬安葬方式和服务流程,充实专业礼仪服务队伍,开展个性化葬式服务,培育市场空间;完善网络祭奠平台和服务手段,开通网络墓园,打造人物传记平台,提供丰富多样的追思产品;建设特色文化展室,通过声光电技术,加大自然葬推广力度;实施区域提升计划,补充人性化祭奠服务设施,提高便利性和舒适度;在自然葬区域建设环区步道,用慢行网络设计手段,让家属静心慢行,缅怀逝去的亲人。
重公益,日常发展有侧重。坚持公益性为主、经营性为辅,围绕“公益性”来谋“经营性”发展,以“经营性”为“公益性”提供保障;通过“一园一品”规划设计,着力丰富殡葬产品种类,充分考虑园区承载力,努力打造以自然葬为代表的生态节地葬式特色品牌;探索生前契约、身后关怀、殡葬O2O、芯片定位安葬和查询等服务;采取区域围合、政策引导和环境提升手段优化传统墓葬,采取集中封闭式管理。
重投入,资金支持有途径。充分用好财政资金,发挥财政投入杠杆作用;通过市级统筹生态类资金,在资源利用、利益共享方面加强协同发展;引入形式多样的投资主体,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,推动服务供给主体和供给方式多元化。
重引领,党建工作有力度。做实党建工作,引领业务工作收获真金白银;以党支部星级提升为契机,推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;依托“一墙三碑”服务纪念设施,结合“人文纪念、生命教育、爱国主义”等主题,打造生命文化教育基地,提升长青园品牌价值。
(北京市民政局供稿)
(来源:中国社会报2020.11.24)